昨晚,《脫口秀大會》第二季完美收官。
脫口秀演員卡姆以“我不來搞笑,我隻希望收購公司51%的股份”一係列爆笑段子和誇張的表演,突出重圍,奪得冠軍。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笑是生活的解藥。
年輕人的生活,可不能沒有段子。
脫口秀被定義為“通過討論對新聞或社會問題進行評論、表達觀點的一種形式”。最早開始於社區和咖啡店內聚集在一起的談天。
去年大火的電視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講述的是一個家庭主婦在遭受到生活的打擊之後,誤打誤撞,開始了酒吧脫口秀表演,最終取得成功的故事。
從“我的前半生”到“我是如何走上單口相聲的風光大道”,“打臉”生活的爽在這一部劇中,從段子開始。誇張的表演、激烈的語氣,段子裏誇張的甜度,都飽含了對生活的感悟。
一群人聚在一起說段子,裏麵都塞滿了生活的模樣。
有生活就有吐槽,有吐槽就有段子。
年輕人無法失去吐槽,所以年輕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沒有關於吐糟的段子。諧音梗,作為近幾年吐槽界出現的新式幽默,殺出一條血路,在互聯網上廣受青睞。
“飯店門口等位是當代都市青年的集體修行。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大家一起坐饞,頗有饞意。”
“大家睡覺前吱一聲,不然睡不著。”“因為——不吱不覺。”
在@諧音梗研究所微博賬號的評論中,可以看到網友“集大成”的幽默成果。有時評論比博文還要精彩,因為大家腦洞真的開很大。
網友評論:
王建國,作為從《吐槽大會》到《脫口秀大會》的核心寫手,是“守護最好的諧音梗”的形象代言人,但諧音梗在脫口秀的舞台上並不是一個討巧的方式,有時觀眾也並不喜歡。
但這次的脫口秀總決賽,建國終於就諧音梗展開了一係列的吐槽。作為專業的脫口秀演員,他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取悅觀眾還是取悅自己”。
而這似乎也是人生需要權衡的選項。
到底是取悅自己還是取悅他人?生活就像段子,但段子可以隨便說,生活還得你自己過。你正在進行的生活到底是在取悅自己還是在取悅別人,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段子的表現形式和笑點都在不斷地改變,從早期《家有兒女》《我愛我家》等情景喜劇中和生活十分貼近的笑點到現如今帶有諷刺意味的脫口秀、諧音梗,還有表達方式十分直白的“哈哈哈”,生活一直在變,但熱愛生活,探究生活樂趣的那顆心始終沒變。
笑點現在已經變成年輕人生活中的一種燃點。
不管是情景劇中的金句,還是簡單的“哈哈哈”,到微博上的段子轉發量能快速過萬,這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幽默因子,還因為這些成為段子的梗,得到了大家強烈的共鳴。
其實這種吐槽的段子,恰恰說明了生活即使充滿酸甜苦辣,但大家依舊以幽默的方式表達。那些曾以為過不去的坎,其實最後都成為了聊天中的段子。
快樂冠軍,是那些笑著說段子,同時也認真生活的人。“守護全世界最好的段子”,其實隻要守護好你的生活就足夠了。
笑,是對生活最好的宣泄。
這場讓所有無聊和壓力都聽見笑聲的鬥爭,大概會堅持到生命的終止。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